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一、录音:
设置成左声道或右声道16位录音(一般为右声道16位)
二、消噪-静杂音-处理呼吸声,进入第一次试听:
只听干声,听是否音准,是否连贯流畅,如果没有达到,不好意思,请重录这一句或一段
三、编辑音轨流程:
1、压限:效果-DirectX-Ultrafunkfx-compressorR3
推荐参数依次为:-26.0 2.0 20 0.0 0.1 300
2、效果-DirectX-ReverbR3-(完美):
推荐参数依次为:0.0 718 3.4 172 64 100 1.0 500 1.5 4.0 -1.3 -6.3 -14.5
(快歌最后值为-18.2)
3、效果-波形振幅-动态处理-图形化-PowerDrums 选第3个(声音单薄者请使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4、效果-波形振幅-声相/声场-Mastering Width,并选择“平滑曲线”
(实际可以向上扩展到175左右)(演唱会版伴奏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5、(1)效果-DirectX-TCNativeReverb
推荐参数:Decay:2.5 Rom&Size:***ALL
SHAPE:中 DIFFUSE:中
COLOR:下:调至最右;右:调至最上再往下调一格
PREDELAY:18 IN:0dB
OUT:0dB MIX:25%
(2)效果-常用效果器-混响
推荐参数依次为:1000 10 10 20 100 15
或者预置栏里选第1项或选2项
(3)效果-常用效果器-简易混响
推荐参数依次为:25 2518 86 3940 250 90 10
(4)效果-常用效果器-完美混响
推荐参数依次为:4283 154.1 200 45 110.8 39.6 0 (演唱会版专用)
注:此混响只需做一次,一般伴奏在(1)(2)(3)之间选一则可,演唱会伴奏则选(3)
6、效果-常用效果器-回声
推荐参数依次为44 48 31 47 40 43 选“回声漫射” 均量回声均为0,若感觉回声太大,可调节参数31/47,该参数越小,回音越小
7、图形均衡器-预置-30Band ClassicV(干声较闷者请使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8、效果-DirectX-BBESonicMaximizer
推荐参数依次为: 5.5 5.2 -4(干声较闷者请使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9.伴奏处理:
效果-DirectX-Ultrafunkfx-ReverbR3-(伴奏)
推荐参数依次为:0.2 OFF OFF 0 50 100 1.0 500 0.1 4.0 -4.7 0.3 -26.2
作用是让声音与伴奏更融合,这样处理后,伴奏有种立体感
10、调节整体音轨,使音量至适当-第二次试听,给个别(尾音)需要加回音的地方再加上适当的回音,略做修改至最佳状态(不详解)
11.第三次试听
先在编辑面面里,选效果-DirectX-Ultrafunkfx-SurroundR3
推荐参数依次为:空间为1,左/右为0,前/后为100,其他不需动
注:在做对唱效果时,两人合唱的部分可以调节左/右为-15/15,若是多人,还需调节前/后为80-90,这样听起来感觉不会很乱,试听效果比较好!做好后,试听,略做修改至最佳状态(不详解)
试听-修饰:
(1)高潮部分声音太闷,或整体声音感觉还是太闷,可再用图形均衡器-预置-gentle low cut
(2)若觉得个别地方混响不够,单调,没有立体感,可再用效果-常用效果器-混响
参数依次为:1200 238 626 25 100 83调1200或25或83,可以调节混响程度
12.混缩为一条音轨-音量标准化-效果-DirectX-WaveRVerb
推荐参数依次为:180 1.20 3703 0.7 EchoVerb Var:0 185 -3.8 2032
-4.5 1.0 0.78 88.7 6*** 2.60 0.0 0.0 3 -0.1
这一步做两次,让伴奏与人声进一步融合
13.效果-波形振幅-音量标准化
只需将"标准化到"和"左/右关联"打钩,标准化比例为95至90之间
设置成左声道或右声道16位录音(一般为右声道16位)
二、消噪-静杂音-处理呼吸声,进入第一次试听:
只听干声,听是否音准,是否连贯流畅,如果没有达到,不好意思,请重录这一句或一段
三、编辑音轨流程:
1、压限:效果-DirectX-Ultrafunkfx-compressorR3
推荐参数依次为:-26.0 2.0 20 0.0 0.1 300
2、效果-DirectX-ReverbR3-(完美):
推荐参数依次为:0.0 718 3.4 172 64 100 1.0 500 1.5 4.0 -1.3 -6.3 -14.5
(快歌最后值为-18.2)
3、效果-波形振幅-动态处理-图形化-PowerDrums 选第3个(声音单薄者请使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4、效果-波形振幅-声相/声场-Mastering Width,并选择“平滑曲线”
(实际可以向上扩展到175左右)(演唱会版伴奏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5、(1)效果-DirectX-TCNativeReverb
推荐参数:Decay:2.5 Rom&Size:***ALL
SHAPE:中 DIFFUSE:中
COLOR:下:调至最右;右:调至最上再往下调一格
PREDELAY:18 IN:0dB
OUT:0dB MIX:25%
(2)效果-常用效果器-混响
推荐参数依次为:1000 10 10 20 100 15
或者预置栏里选第1项或选2项
(3)效果-常用效果器-简易混响
推荐参数依次为:25 2518 86 3940 250 90 10
(4)效果-常用效果器-完美混响
推荐参数依次为:4283 154.1 200 45 110.8 39.6 0 (演唱会版专用)
注:此混响只需做一次,一般伴奏在(1)(2)(3)之间选一则可,演唱会伴奏则选(3)
6、效果-常用效果器-回声
推荐参数依次为44 48 31 47 40 43 选“回声漫射” 均量回声均为0,若感觉回声太大,可调节参数31/47,该参数越小,回音越小
7、图形均衡器-预置-30Band ClassicV(干声较闷者请使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8、效果-DirectX-BBESonicMaximizer
推荐参数依次为: 5.5 5.2 -4(干声较闷者请使用,不需用者跳过该步骤)
9.伴奏处理:
效果-DirectX-Ultrafunkfx-ReverbR3-(伴奏)
推荐参数依次为:0.2 OFF OFF 0 50 100 1.0 500 0.1 4.0 -4.7 0.3 -26.2
作用是让声音与伴奏更融合,这样处理后,伴奏有种立体感
10、调节整体音轨,使音量至适当-第二次试听,给个别(尾音)需要加回音的地方再加上适当的回音,略做修改至最佳状态(不详解)
11.第三次试听
先在编辑面面里,选效果-DirectX-Ultrafunkfx-SurroundR3
推荐参数依次为:空间为1,左/右为0,前/后为100,其他不需动
注:在做对唱效果时,两人合唱的部分可以调节左/右为-15/15,若是多人,还需调节前/后为80-90,这样听起来感觉不会很乱,试听效果比较好!做好后,试听,略做修改至最佳状态(不详解)
试听-修饰:
(1)高潮部分声音太闷,或整体声音感觉还是太闷,可再用图形均衡器-预置-gentle low cut
(2)若觉得个别地方混响不够,单调,没有立体感,可再用效果-常用效果器-混响
参数依次为:1200 238 626 25 100 83调1200或25或83,可以调节混响程度
12.混缩为一条音轨-音量标准化-效果-DirectX-WaveRVerb
推荐参数依次为:180 1.20 3703 0.7 EchoVerb Var:0 185 -3.8 2032
-4.5 1.0 0.78 88.7 6*** 2.60 0.0 0.0 3 -0.1
这一步做两次,让伴奏与人声进一步融合
13.效果-波形振幅-音量标准化
只需将"标准化到"和"左/右关联"打钩,标准化比例为95至90之间
回复: 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二、噪音采样:
前提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环境噪音(如话筒电流声\讲话声\咳嗽声\或过车声\电视声等)的情况下,点录音键后,开始录音到正式唱出歌声之前的那一小段音轨,这一段音轨用肉眼看起来肯定比静音区(可以选择一小段音轨,点效果-静音试试)要厚,这一段噪音我称之为"正常噪音".选中这一正常噪音,点效果-噪音消除-降噪器,会弹出一个画面,点噪音采样,然后点关闭,回到单音编辑画面,然后选中所有的单音,再次进入降噪器,调节下面的降噪级别,从100%开始,以每5%的比例递减,点预览,用耳听,感觉噪音不会让人声变质就行,一般就用80%-90%,其他的参数不要动,调好后,可以点保存采样,因为这个采样在做别的歌时也可以用,保存好后,点确定,就OK了;有些歌手的降噪不宜用以上方法,用以上方法时声会严重失真,那么,可以(1)把比例调至为20%,点确定;(2)然后在原采样区再采样一次,比例调至30%;(3)再重复第二步采样,使用比例为65%—75%
消噪之后,用肉眼看到的,应该大部分没有歌声地方是与静音时一样的,但实际上还是有噪音,这时你可以将那些没有歌声的地方静音一次,这样就彻底消除噪音了,一般是在歌的每一段开始和结尾,及个别句与句之间距离相隔比较大的地方静音.
三、呼吸声:
一首好歌是需要呼吸声太修饰的,没有呼吸声显得太单调,太死板,呼吸太多又觉得太乱,太不自然,录音与唱现场不同,因为麦的问题,不能很好的拉开话筒与嘴的距离,所以,你降完噪音后,可以听听自己的单音,将那些不需要有呼吸声的地方静音,或是点效果-波形振幅-强硬限制,只需要修改"输入增益",正数为音量变大,负数为音量变小,一般用到-1到-3之间就行了,其他参数不要动.消除呼吸声同时,你可以回到录音画面,试听一下,是不是把呼吸声消掉后也很自然,如果不自然则可以不消,或是把呼吸声调小....直到把整首歌弄完,接下来就可以做效果了.
四、伴奏:
如果伴奏声音很大,感觉混响太多,低音太沉重,则可以依照"效果编辑流程表"中的"伴奏处理"来操作
五、音量:
效果做好后,回到录音画面,仔细听,一是听伴奏与干声的音量是否协调,你可以右击伴奏或干声,选调节音频块音量来调节各音轨的音量大小,直至协调为止.二是听效果,包括回声,尾音,呼吸声等,以完美为目标.
六、合成:
全部弄好后,就是混缩及保存了,在录音界面,让指示线停在最前面,然后右击一个空音轨,点混缩为音轨-全部波形混缩后,又击此混缩音轨,进入编辑画面,编辑里有四根白线,左右声道各有两根,这时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混缩的波形,这个波形最高不要超过左声道的第一条白线,及右声道的第二条白线,(最高部分一般是指一首歌的高潮部分)即最上面和最下面那两根线,若超出,说明音量太大,若整体波形在白线之内,而离白线距离较远,那说明音量太小这时你可以点效果-波形振幅-音量标准化,把数值调至85-95左右,这样整体音量就比较均匀了,其他地方不要动.下面就是保存,保存不要说了吧?保存后,可以再试试一下音频文件,切记不要关掉录音软件,如有不足可以再改,关掉软件后再混缩,对音质有很大的伤害,没问题的话就可以传歌了!相信是个不错的作品 :)
前提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环境噪音(如话筒电流声\讲话声\咳嗽声\或过车声\电视声等)的情况下,点录音键后,开始录音到正式唱出歌声之前的那一小段音轨,这一段音轨用肉眼看起来肯定比静音区(可以选择一小段音轨,点效果-静音试试)要厚,这一段噪音我称之为"正常噪音".选中这一正常噪音,点效果-噪音消除-降噪器,会弹出一个画面,点噪音采样,然后点关闭,回到单音编辑画面,然后选中所有的单音,再次进入降噪器,调节下面的降噪级别,从100%开始,以每5%的比例递减,点预览,用耳听,感觉噪音不会让人声变质就行,一般就用80%-90%,其他的参数不要动,调好后,可以点保存采样,因为这个采样在做别的歌时也可以用,保存好后,点确定,就OK了;有些歌手的降噪不宜用以上方法,用以上方法时声会严重失真,那么,可以(1)把比例调至为20%,点确定;(2)然后在原采样区再采样一次,比例调至30%;(3)再重复第二步采样,使用比例为65%—75%
消噪之后,用肉眼看到的,应该大部分没有歌声地方是与静音时一样的,但实际上还是有噪音,这时你可以将那些没有歌声的地方静音一次,这样就彻底消除噪音了,一般是在歌的每一段开始和结尾,及个别句与句之间距离相隔比较大的地方静音.
三、呼吸声:
一首好歌是需要呼吸声太修饰的,没有呼吸声显得太单调,太死板,呼吸太多又觉得太乱,太不自然,录音与唱现场不同,因为麦的问题,不能很好的拉开话筒与嘴的距离,所以,你降完噪音后,可以听听自己的单音,将那些不需要有呼吸声的地方静音,或是点效果-波形振幅-强硬限制,只需要修改"输入增益",正数为音量变大,负数为音量变小,一般用到-1到-3之间就行了,其他参数不要动.消除呼吸声同时,你可以回到录音画面,试听一下,是不是把呼吸声消掉后也很自然,如果不自然则可以不消,或是把呼吸声调小....直到把整首歌弄完,接下来就可以做效果了.
四、伴奏:
如果伴奏声音很大,感觉混响太多,低音太沉重,则可以依照"效果编辑流程表"中的"伴奏处理"来操作
五、音量:
效果做好后,回到录音画面,仔细听,一是听伴奏与干声的音量是否协调,你可以右击伴奏或干声,选调节音频块音量来调节各音轨的音量大小,直至协调为止.二是听效果,包括回声,尾音,呼吸声等,以完美为目标.
六、合成:
全部弄好后,就是混缩及保存了,在录音界面,让指示线停在最前面,然后右击一个空音轨,点混缩为音轨-全部波形混缩后,又击此混缩音轨,进入编辑画面,编辑里有四根白线,左右声道各有两根,这时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混缩的波形,这个波形最高不要超过左声道的第一条白线,及右声道的第二条白线,(最高部分一般是指一首歌的高潮部分)即最上面和最下面那两根线,若超出,说明音量太大,若整体波形在白线之内,而离白线距离较远,那说明音量太小这时你可以点效果-波形振幅-音量标准化,把数值调至85-95左右,这样整体音量就比较均匀了,其他地方不要动.下面就是保存,保存不要说了吧?保存后,可以再试试一下音频文件,切记不要关掉录音软件,如有不足可以再改,关掉软件后再混缩,对音质有很大的伤害,没问题的话就可以传歌了!相信是个不错的作品 :)
回复: 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单声道转换立体声
伴奏和人声都弄成立体声·
·进入单轨模式,
选择DirectX效果器下面的Ultrafunk Fx里的Phase R3声相效果器。
·在预置里的sontius fx的子菜单下选择mono to stereo.
在耳机里仔细听,第一个拉杆是声相状态,
一般设置在90度左右,
但个人认为,
有时候要设置在-90度左右,
具体要根据自己喜好。
第二个拉杆是声场宽度,默认是100,
但个人认为130左右。第三个拉杆是输出电平,
就理解成处理后的音量大小吧!
设置好后,单击“预览”,单击左上角的“直通”
来切换没经过处理和处理后的效果。满意后按确定。
伴奏和人声都弄成立体声·
·进入单轨模式,
选择DirectX效果器下面的Ultrafunk Fx里的Phase R3声相效果器。
·在预置里的sontius fx的子菜单下选择mono to stereo.
在耳机里仔细听,第一个拉杆是声相状态,
一般设置在90度左右,
但个人认为,
有时候要设置在-90度左右,
具体要根据自己喜好。
第二个拉杆是声场宽度,默认是100,
但个人认为130左右。第三个拉杆是输出电平,
就理解成处理后的音量大小吧!
设置好后,单击“预览”,单击左上角的“直通”
来切换没经过处理和处理后的效果。满意后按确定。
回复: 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Rvox”效果器
这个效果器用来剪掉一些音波之间空隙处的杂音。
“Compressor R3”压缩
这步处理是后期处理中重要的步骤之一,
因为录制人声音轨时总是感觉不到位,
听起来有点太硬,又显得太软,
始终得不到足够的冲击力。
我们可以利用该效果器控制该轨道的动态,
衰减最大波峰与平均电平间的那一部分。
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人声音轨,
得到丰满而有冲击力的音色。同时,
最大波峰值降低后,整体音量又有了提升的余地。
这就是为什么该用压缩器。
通俗点说就是:把过高的部分降下来,
过低的部分升上去,使人声更均匀,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。
参数设置:Threshold= -5dB与-20dB之间,attack= 10ms(毫秒), Release= 150ms(毫秒) ,Gain= 0dB 如果可以选择Soft/Hard档,则选Soft。
注意事项:
·如果要得到较丰满的音色,
可以试着逐渐提升Ratio。如果经验不够足的话,
劝您调试时不断比较原信号与压缩信号的差异。
Ratio值通常在2:1与8:1之间,
无特殊目的一般不会超过10:1。
过压缩(OverCompressing)只会导致声音干涩、无生气。
(这点切记!)
·如果在声音的段落间听到因压缩器产生的静噪,
可以适当提升Release时间,
当然也可以再提升一点点Threshold。
如果发现有些声音变得“口齿不清”,没有自然的棱角,
则可以调节Attack时间,或适当衰减一些Ratio。
压缩器的使用很大程度决定于你的经验和听力,
以上方法并不是绝对的!
还是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决定参数的设置的。
这个效果器用来剪掉一些音波之间空隙处的杂音。
“Compressor R3”压缩
这步处理是后期处理中重要的步骤之一,
因为录制人声音轨时总是感觉不到位,
听起来有点太硬,又显得太软,
始终得不到足够的冲击力。
我们可以利用该效果器控制该轨道的动态,
衰减最大波峰与平均电平间的那一部分。
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人声音轨,
得到丰满而有冲击力的音色。同时,
最大波峰值降低后,整体音量又有了提升的余地。
这就是为什么该用压缩器。
通俗点说就是:把过高的部分降下来,
过低的部分升上去,使人声更均匀,增强人声的力度和表现力。
参数设置:Threshold= -5dB与-20dB之间,attack= 10ms(毫秒), Release= 150ms(毫秒) ,Gain= 0dB 如果可以选择Soft/Hard档,则选Soft。
注意事项:
·如果要得到较丰满的音色,
可以试着逐渐提升Ratio。如果经验不够足的话,
劝您调试时不断比较原信号与压缩信号的差异。
Ratio值通常在2:1与8:1之间,
无特殊目的一般不会超过10:1。
过压缩(OverCompressing)只会导致声音干涩、无生气。
(这点切记!)
·如果在声音的段落间听到因压缩器产生的静噪,
可以适当提升Release时间,
当然也可以再提升一点点Threshold。
如果发现有些声音变得“口齿不清”,没有自然的棱角,
则可以调节Attack时间,或适当衰减一些Ratio。
压缩器的使用很大程度决定于你的经验和听力,
以上方法并不是绝对的!
还是要根据现实情况来决定参数的设置的。
回复: 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“Reverb R3”混响
对于录制好的人声,
我们常常会觉得听起来干巴巴的,
不象磁带或者CD里的音乐那么“湿润”。
原因是我们录音的环境不好,采声效果很差。
必须在后期通过软件的混响效果器对原始音频进行调节,
以得到一些补偿。
对于人声的录制,适当混响效果的添加更是必要的。
注意,很多耳麦用了立体混响就特别小,
我一般混响音量是-7.0或-6.3 那就要自己去听了,
有些歌伴奏大就用-6.3 有些伴奏小就用-10.3 自己看着办·
怎么好听怎么弄~~~~
“Equalizer R3”均衡
在FX插件面板中选择“Equalizer R3”进行调节。
均衡也是关键后期之一,一般把握:
高频在保持不噪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通透;
低频保证不浑浊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、自然。
用动圈话筒的朋友可能高频要多提升。
·在100Hz以下要切除,消除低频噪声,使音色更加纯净。
·在500-800H要小量衰减,使音色不要太生硬。
·在MID频段提升3-6dB,以增强明亮度,使声音清晰、明亮;
·一般人声音都较低,而且缺乏响度,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;
亦可把200-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,
以增加声音的响度。
“Antares tube”电子管模拟
这个插件能使你的声音变得温暖,
用法很简单明了。
该模拟器有两个电子管,一个是蓝色,一个是。
天蓝色的电子管,可以为人声,原声吉他,小号,
弦乐等各种声音信号,
增加传统电子管前置放大的温暖效果,
起到美化声音的作用。
橘的电子管会为音频加上模拟过载(OverDrive)放大器那种深厚而温暖的失真,
适当的使用可以给声音带来精细的变化,
主要用于电吉他,贝斯,合成器,甚至人声。
用法:拖动下面的滑杆就可以了,
千万不要拖动太多,不然就会破音了,
自己可以用耳朵试听一下。
对于录制好的人声,
我们常常会觉得听起来干巴巴的,
不象磁带或者CD里的音乐那么“湿润”。
原因是我们录音的环境不好,采声效果很差。
必须在后期通过软件的混响效果器对原始音频进行调节,
以得到一些补偿。
对于人声的录制,适当混响效果的添加更是必要的。
注意,很多耳麦用了立体混响就特别小,
我一般混响音量是-7.0或-6.3 那就要自己去听了,
有些歌伴奏大就用-6.3 有些伴奏小就用-10.3 自己看着办·
怎么好听怎么弄~~~~
“Equalizer R3”均衡
在FX插件面板中选择“Equalizer R3”进行调节。
均衡也是关键后期之一,一般把握:
高频在保持不噪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通透;
低频保证不浑浊的前提下调整到清晰、自然。
用动圈话筒的朋友可能高频要多提升。
·在100Hz以下要切除,消除低频噪声,使音色更加纯净。
·在500-800H要小量衰减,使音色不要太生硬。
·在MID频段提升3-6dB,以增强明亮度,使声音清晰、明亮;
·一般人声音都较低,而且缺乏响度,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;
亦可把200-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,
以增加声音的响度。
“Antares tube”电子管模拟
这个插件能使你的声音变得温暖,
用法很简单明了。
该模拟器有两个电子管,一个是蓝色,一个是。
天蓝色的电子管,可以为人声,原声吉他,小号,
弦乐等各种声音信号,
增加传统电子管前置放大的温暖效果,
起到美化声音的作用。
橘的电子管会为音频加上模拟过载(OverDrive)放大器那种深厚而温暖的失真,
适当的使用可以给声音带来精细的变化,
主要用于电吉他,贝斯,合成器,甚至人声。
用法:拖动下面的滑杆就可以了,
千万不要拖动太多,不然就会破音了,
自己可以用耳朵试听一下。
回复: 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混响系统配置:SHORT AND SWEET
修整换气声
1、进入单轨模式,选中不自然的呼吸声前端部分
2、选择“效果”菜单下的“波形振幅”--“音量包络”。
3、将最左边的白点拉到最下面,最右边的白点拉到100%(不改变后面的音量),取保点选了“平滑曲线”选项,中间加一个点,也拉到最底下,调整横向位置,如有需要,可以再加点
4、以上的设置是让声音由弱渐强的进入,处理呼吸声很自然,同样,如果想减弱收尾,不用我说了吧!可以把渐强和渐弱的设置分别储存下来(单击“增加”按钮),以便以后调用。
延长声音
1、这一句唱得好,就是短了一点点!
2、单轨模式下选中一段叫平整的拖音,选择“效果”菜单下的“变速/变调”--“变速***”,选择“变速”。
3、先把拉杆拉道100的位置,用纸记下“长度”下面的数值,把拉杆拉到指数在100以下开始延长,再次记下减速后“长度”下面的数值。反复预览后,确定,退出
4、由于这里延长了,后面的节奏就不准了,所以要删减后面的空白部分,选择差值时间,删除即可。(如是演唱的最后一句要延长,就没这么麻烦了!)
5、过分延长会失真,但延长一些拖音没问题。当然,此方法适合一些实力稍弱的歌手,能唱的,尽量重唱吧!
合唱制作技巧
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,你会发现很多歌曲的合唱部分都是歌手一个人完成的,而且是一次采样(并不是唱两次叠在一起),但为什么听起来会像两个或三个人在合唱呢?并且有很强的空间感,如果你用立体声耳机听,会感觉左右两边一边一个在耳边唱,中间也有一个人在唱,其实这样的效果制作起来很简单。
整首歌录完以后,把黄色标头拉到人声轨波形的最前和最后端,当感觉到有引力吸附以后即可松开(如图)
然后按住“Shift”,按住鼠标右键,把人声轨波形向下拖到第三轨,即复制这一轨到第三轨,并吸附在黄色标头上对齐,保证与上面的人声相同的位置。
按下工具栏上的“拖动音频快边界”按钮在刚刚复制的人声上,把鼠标放在音轨的最前或最后端,左右拖拉即可吧合唱部分裁切出来,现在要做的就是关键了,在刚刚复制、并被裁切的音轨波形上右击鼠标,选择“音频块选项”,在跳出的菜单的“偏移时间”里的时间上,增加0.02秒的时间值,使整个音轨波形向后推移0.02秒的时间,确定后,现在要做的就是设置声相了,在工具栏上按下“声相包络,先把刚刚复制被裁切的音轨声相向的位置调整到60%,,,现在我们要把另一轨人声的声相同样往左偏移60%,但只要偏移合唱部分,而不是整个音轨,所以我们要在声相编辑线上加节点,使设置只对合唱部分有效..
好了,两个音轨有了时差,有了声相变化(一个在你耳朵左边唱,一个在你耳朵右边唱),听听就知道了。至于原理,聪明的就不用我说了吧。
如果你够细心,还可以制作三轨、四轨合唱,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文件大小,因为你复制的只是文件设置,而不是文件本身,也就是说你改变任何一轨的人声波形,其它复制的波形都会一起变化,但复制得过多,混缩时用的时间就会很长。另外,你可以采用合唱效果***来做和声,选择就在于你了。
声音的基本常识
声音以波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,人耳通过感受空气的震动听到声音。波的震动强度,即可理解成“音量”。而波的震动频率,就是人耳感受到的“音调”。
声音的频率单位使用赫兹(Hz)来计算。一般的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~20khz之间,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称为“次声波”,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我们称为“超声波”。在制作声音文件时,千万不要将声音的“频率”和“采样频率”混淆。
1、声音的采样频率
采样频率的概念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,它是指在进行数字录音时,单位时间内对模拟信号进行提取样本次数。它的单位也是赫兹(Hz)。录音时的采样频率越高,回放时的音质也就越好。在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,我们经常使用44kHz、22kHz、或11kHz、的采样频率。例如:使用44kHz的采样频率,每秒钟要对声音进行44000次分析,并记录下每两次分析之间的差值。
降低声音文件的采样频率,文件的尺寸也会随之降低。例如,一个300KB,采样频率为44kHz的声音文件,如果将其储存为22kHz采样频率的文件,其文件尺寸会降到150KB。以下标明的是不同的采样频率对音质的影响。
48kHz——广播质量——记录数字媒体的广播使用
44kHz——CD音质——高保真音乐和声音
32kHz——接近CD音质——数值摄像机伴音等
22kHz——收音音质——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
11kHz——可接受的音乐——长音乐片断,高质量语音等
5kHz——可接受的语音——简单的声音
2、声音的位分辨率
另外一个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就是位分辨率(Bit Reaolution)。位分辨率(或者叫位深度)是指用于描述每个音频采样点的比特位数。它是一个指数,8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8次方(256)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。16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16次方(65536)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。同等长度的16位声音尺寸要比8位声音文件尺寸大很多。但16位声音的质量比8位的声音质量也会好很多。我们可以把高分辨率的声音文件转为低分辩率文件,但不要把低的向高的转换,那样只会增加文件尺寸而不会对音质有任何改变。其原因不用我说了吧!一下是位分辨率对音质的影响。
16位——CD音质——高保真音乐和声音
12位——接近CD音质——数值录像机伴音等
8位——收音音质——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
4位——可接受的音质——长音乐片断、高音质语音等
修整换气声
1、进入单轨模式,选中不自然的呼吸声前端部分
2、选择“效果”菜单下的“波形振幅”--“音量包络”。
3、将最左边的白点拉到最下面,最右边的白点拉到100%(不改变后面的音量),取保点选了“平滑曲线”选项,中间加一个点,也拉到最底下,调整横向位置,如有需要,可以再加点
4、以上的设置是让声音由弱渐强的进入,处理呼吸声很自然,同样,如果想减弱收尾,不用我说了吧!可以把渐强和渐弱的设置分别储存下来(单击“增加”按钮),以便以后调用。
延长声音
1、这一句唱得好,就是短了一点点!
2、单轨模式下选中一段叫平整的拖音,选择“效果”菜单下的“变速/变调”--“变速***”,选择“变速”。
3、先把拉杆拉道100的位置,用纸记下“长度”下面的数值,把拉杆拉到指数在100以下开始延长,再次记下减速后“长度”下面的数值。反复预览后,确定,退出
4、由于这里延长了,后面的节奏就不准了,所以要删减后面的空白部分,选择差值时间,删除即可。(如是演唱的最后一句要延长,就没这么麻烦了!)
5、过分延长会失真,但延长一些拖音没问题。当然,此方法适合一些实力稍弱的歌手,能唱的,尽量重唱吧!
合唱制作技巧
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,你会发现很多歌曲的合唱部分都是歌手一个人完成的,而且是一次采样(并不是唱两次叠在一起),但为什么听起来会像两个或三个人在合唱呢?并且有很强的空间感,如果你用立体声耳机听,会感觉左右两边一边一个在耳边唱,中间也有一个人在唱,其实这样的效果制作起来很简单。
整首歌录完以后,把黄色标头拉到人声轨波形的最前和最后端,当感觉到有引力吸附以后即可松开(如图)
然后按住“Shift”,按住鼠标右键,把人声轨波形向下拖到第三轨,即复制这一轨到第三轨,并吸附在黄色标头上对齐,保证与上面的人声相同的位置。
按下工具栏上的“拖动音频快边界”按钮在刚刚复制的人声上,把鼠标放在音轨的最前或最后端,左右拖拉即可吧合唱部分裁切出来,现在要做的就是关键了,在刚刚复制、并被裁切的音轨波形上右击鼠标,选择“音频块选项”,在跳出的菜单的“偏移时间”里的时间上,增加0.02秒的时间值,使整个音轨波形向后推移0.02秒的时间,确定后,现在要做的就是设置声相了,在工具栏上按下“声相包络,先把刚刚复制被裁切的音轨声相向的位置调整到60%,,,现在我们要把另一轨人声的声相同样往左偏移60%,但只要偏移合唱部分,而不是整个音轨,所以我们要在声相编辑线上加节点,使设置只对合唱部分有效..
好了,两个音轨有了时差,有了声相变化(一个在你耳朵左边唱,一个在你耳朵右边唱),听听就知道了。至于原理,聪明的就不用我说了吧。
如果你够细心,还可以制作三轨、四轨合唱,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文件大小,因为你复制的只是文件设置,而不是文件本身,也就是说你改变任何一轨的人声波形,其它复制的波形都会一起变化,但复制得过多,混缩时用的时间就会很长。另外,你可以采用合唱效果***来做和声,选择就在于你了。
声音的基本常识
声音以波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,人耳通过感受空气的震动听到声音。波的震动强度,即可理解成“音量”。而波的震动频率,就是人耳感受到的“音调”。
声音的频率单位使用赫兹(Hz)来计算。一般的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~20khz之间,低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称为“次声波”,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我们称为“超声波”。在制作声音文件时,千万不要将声音的“频率”和“采样频率”混淆。
1、声音的采样频率
采样频率的概念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,它是指在进行数字录音时,单位时间内对模拟信号进行提取样本次数。它的单位也是赫兹(Hz)。录音时的采样频率越高,回放时的音质也就越好。在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中,我们经常使用44kHz、22kHz、或11kHz、的采样频率。例如:使用44kHz的采样频率,每秒钟要对声音进行44000次分析,并记录下每两次分析之间的差值。
降低声音文件的采样频率,文件的尺寸也会随之降低。例如,一个300KB,采样频率为44kHz的声音文件,如果将其储存为22kHz采样频率的文件,其文件尺寸会降到150KB。以下标明的是不同的采样频率对音质的影响。
48kHz——广播质量——记录数字媒体的广播使用
44kHz——CD音质——高保真音乐和声音
32kHz——接近CD音质——数值摄像机伴音等
22kHz——收音音质——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
11kHz——可接受的音乐——长音乐片断,高质量语音等
5kHz——可接受的语音——简单的声音
2、声音的位分辨率
另外一个影响音质的重要因素就是位分辨率(Bit Reaolution)。位分辨率(或者叫位深度)是指用于描述每个音频采样点的比特位数。它是一个指数,8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8次方(256)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。16位声音采样意味着将使用2的16次方(65536)级深度来描述一个采样点。同等长度的16位声音尺寸要比8位声音文件尺寸大很多。但16位声音的质量比8位的声音质量也会好很多。我们可以把高分辨率的声音文件转为低分辩率文件,但不要把低的向高的转换,那样只会增加文件尺寸而不会对音质有任何改变。其原因不用我说了吧!一下是位分辨率对音质的影响。
16位——CD音质——高保真音乐和声音
12位——接近CD音质——数值录像机伴音等
8位——收音音质——短的高质量音乐片断
4位——可接受的音质——长音乐片断、高音质语音等
回复: 一些CE后期的参数..做参考
压限
压限的目的,就是把你录制的声音从整体上调节的均衡一些,不至忽大忽小,忽高忽低。这个功能由Waves 4.0来实现。选择“C4”,出现调整窗口。
一般来讲,人声的高频不要“噪”,低频不要“浑”,
由于发声的方法高音很容易“噪”(就是齿音很明显),
所以在3.5K—13K的高频区并没有提升多少,
同时也往下压了很多(紫色区域)。
相反,低频区和中频区压得少些,提得也多些,
这是相对声线低频欠缺而调整的。
压限的目的,就是把你录制的声音从整体上调节的均衡一些,不至忽大忽小,忽高忽低。这个功能由Waves 4.0来实现。选择“C4”,出现调整窗口。
一般来讲,人声的高频不要“噪”,低频不要“浑”,
由于发声的方法高音很容易“噪”(就是齿音很明显),
所以在3.5K—13K的高频区并没有提升多少,
同时也往下压了很多(紫色区域)。
相反,低频区和中频区压得少些,提得也多些,
这是相对声线低频欠缺而调整的。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