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讨论】关于配音表演方面的经验
【讨论】关于配音表演方面的经验
转自:采菊夫人
很多人在配剧时都一味的强调演技夸张性和难度 以为的字正腔圆和漂亮的音色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意识 中国配音表演教材也有说明 配剧需要从人物角度出来 拿对话来论 就必须在与对方进行对戏时有一种意识 这个意识是属于你所饰演的人物的 他在遇到对方时 是什么样的反映 什么样的心情 而不是单单从字面上的失落 讨厌 高兴来区分 再 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及与对方是否熟悉 情感关系等多个外因
在日本声优教材 声优演技的使用一章中写过 :
所谓声优,不单是用声音演戏的演员,也不是仅仅就依靠声音来演戏的演员。
概念
声优的演技所表现的一个方式是能单靠声音,来让人尽可能充分的感受到动作和表情
角色的把握 对于角色的理解 应该强调分析以下几个因素
1、了解性别、年龄、职业(年龄中也包含时代背景)
2、了解性格(这个角色所特有的,有持续性的感情、意识方面的性质、品性和人品)
例如:规规矩矩的,小心翼翼的、热血的、冷静沉着的、悠闲自在的、天然呆
3、健康的程度(是否健康,性格会有变化)
4、家庭构成
5、到目前为止的成长环境
6、学历(知识、技能、特技)
7、其他
@以上的事情,了解的越详细越好,这样算是初步的了解了“角色” 也就是所谓的给角色定一个型态 这个形态要让人能深切的体会到
如何用声音去演一个人物
首先最重要的地方是,通过你所了解到的“角色”,你要先把它变成可以掌握的“知识”,角色和演员自身比较起来有那些不同,要认识、意识到这些不同。
其次 演员要有充分了解自身的必要
有了认识和意识,通过演员的肉体和感情(这里解析一下 所谓的肉体和感情 应该只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细节观察学习到的一些感情的变化方式 以及人物在某一情况下与演绎着本身所产生的共鸣),作者笔下的“角色”诞生了
对角色的认识和意识的误差越小,作者和演员之间就越接近,和高超的演技也就越接近
所谓台词,是演员完全把握角色后所说的话( 强调一点 有时候文字的感觉太过于严重 声优可以将其进行口语话 也希望我们的编剧能写出更加口语化的剧本 多看看电影剧本 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日本动画都是字幕组为了呈现文体 润色过的 所以 我们不应该使用这种类型的语言方式)
声音的演绎
首先,在初级阶段,充分理解人物感情和思维方式,从自己内心唤起的近似的感情和思维方式(作为意识来说也是可以的)
其次,需要把感情和意识糅合进台词里(因此,在画面背后,并不单单只是用声音把台词说出来。)
这时,问题出现了
确实,每个人感情和意思的唤起的表现是不同的,或者,甚至可以说有些是“错误”的
……为什么会这样?
所以有几个“理论”和“技法”是必要的。
不过,事实上如果出现无法充分理解、领会的场合,会变得非常有“害”,这一点需要注意。
而我们熟悉的表演学中 也有相同的内容 取一资料来说明
师:我想有的考生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“表演才能”,老师出的题不是“渴急了”吗?为了让老师看到我“渴急了”,我就使劲往嘴里倒水,也不顾我是否喝不喝得上水。有时演完了还窃窃自喜,自以为演得不错。其实这时考生心里很紧张,一心想着要好好演,心想“这是关键时刻了” 。于是就使劲地表演“渴”,“渴”怎么演呢?于是学广告里或某个电视剧里的演法,把水都倒到脖子里去了。就这样演了还怕老师嫌他(她)“渴”得不够。
生:对啊,我们在表演的时候是非常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,他们的反应对我们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
师:是啊,全神贯注在老师身上,那怎么还会去注意水呢?于是水究竟倒在了脖子里或嘴里就无所谓了!这样表演能是正确的吗?这位考生真的相信自己渴急了吗?
生:他演的时候只想着让老师看到‘我渴急了’的表演,只想着“我要把‘渴’演出来、演好,让老师能看中我”。
师:对了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杂念”。爬山爬渴了,喝水的目的是为了“自已解渴”,怎么变成了“让老师看到我渴急了呢”?不同的目的,必然产生不同的演法。目的错了,怎么还会演得正确呢?
生:噢!我有点明白了,演戏要抓住当时我做这件事(喝水)的目的——“为了解渴”,认认真真地演,不要去想其他的。不能有讨好观众(老师)的杂念。
师:不错,杂念有多种多样,有时“我要认认真真地演”也会成为“杂念”。在日常生活中喝水解渴也会想到我现在应当“认认真真”地喝吗?“喝水解渴”是极为普通也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,为什么这次非要“认认真真”呢?这不是因为有老师在那儿坐着,我要让他看到我演得不错,因为这是“入学考试”,非同一般,所以要“认认真真”。于是喝起水来使拙劲,动作也变了形,这岂非仍然是“杂念”作的怪?
生:啊呀!杂念无孔不入呀,那怎么办呢?怎么能去除杂念呢?要是在演戏的时候总想看“我一定要消灭杂念”,这不还是杂念吗?
师:对的!因此演员要集中注意力,全神贯注在应该注意的地方。要把生活中自己曾经历过,体验过的“热”、“累”、“渴”的感觉用想象使它活跃起来。烈日下爬山一定出了不少汗吧,脸热得红红的,汗都变成盐了,嘴里渴得黏乎乎地难受。此时演员想的是“驱热”、“休息”、“解渴”。赶快把衣服纽扣解开,或者把外衣脱下来,找凉快的地方躲一躲,然后寻找水喝。发现自己水壶里已空了,开始注意寻摸那儿有清泉、野果?这时同伴把他自己保留的一口水递过来,你应有什么感觉?应怎样反应?当你表示了谢意接过水壶喝上一口水后,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?要在平时,那水壶中的水可能有一股铝制容器的味道,并不好喝,可在此时你会感到甘美无比,沁透心肺。怎么也不可能把水倒进自己的脖子里去。在第一口水泯入口中之后,“干渴”略有缓解,全身感到舒适无比。于是你找一块石头坐下稍作喘息,准备再泯第二口水,(因为你自己的水壶空了,说明大家的水都不多了,应爱惜用水)好好地享受一下水的甜美感觉。
假如你全神贯注于“解开衣服”、“找水喝”、“选一块平坦的石头休息”、“好好品尝水的甘美”做好这些事情,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,因为你做的这一切都合乎生活的逻辑,观众也会相信你演得很逼真。
很多人在配剧时都一味的强调演技夸张性和难度 以为的字正腔圆和漂亮的音色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意识 中国配音表演教材也有说明 配剧需要从人物角度出来 拿对话来论 就必须在与对方进行对戏时有一种意识 这个意识是属于你所饰演的人物的 他在遇到对方时 是什么样的反映 什么样的心情 而不是单单从字面上的失落 讨厌 高兴来区分 再 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及与对方是否熟悉 情感关系等多个外因
在日本声优教材 声优演技的使用一章中写过 :
所谓声优,不单是用声音演戏的演员,也不是仅仅就依靠声音来演戏的演员。
概念
声优的演技所表现的一个方式是能单靠声音,来让人尽可能充分的感受到动作和表情
角色的把握 对于角色的理解 应该强调分析以下几个因素
1、了解性别、年龄、职业(年龄中也包含时代背景)
2、了解性格(这个角色所特有的,有持续性的感情、意识方面的性质、品性和人品)
例如:规规矩矩的,小心翼翼的、热血的、冷静沉着的、悠闲自在的、天然呆
3、健康的程度(是否健康,性格会有变化)
4、家庭构成
5、到目前为止的成长环境
6、学历(知识、技能、特技)
7、其他
@以上的事情,了解的越详细越好,这样算是初步的了解了“角色” 也就是所谓的给角色定一个型态 这个形态要让人能深切的体会到
如何用声音去演一个人物
首先最重要的地方是,通过你所了解到的“角色”,你要先把它变成可以掌握的“知识”,角色和演员自身比较起来有那些不同,要认识、意识到这些不同。
其次 演员要有充分了解自身的必要
有了认识和意识,通过演员的肉体和感情(这里解析一下 所谓的肉体和感情 应该只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细节观察学习到的一些感情的变化方式 以及人物在某一情况下与演绎着本身所产生的共鸣),作者笔下的“角色”诞生了
对角色的认识和意识的误差越小,作者和演员之间就越接近,和高超的演技也就越接近
所谓台词,是演员完全把握角色后所说的话( 强调一点 有时候文字的感觉太过于严重 声优可以将其进行口语话 也希望我们的编剧能写出更加口语化的剧本 多看看电影剧本 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日本动画都是字幕组为了呈现文体 润色过的 所以 我们不应该使用这种类型的语言方式)
声音的演绎
首先,在初级阶段,充分理解人物感情和思维方式,从自己内心唤起的近似的感情和思维方式(作为意识来说也是可以的)
其次,需要把感情和意识糅合进台词里(因此,在画面背后,并不单单只是用声音把台词说出来。)
这时,问题出现了
确实,每个人感情和意思的唤起的表现是不同的,或者,甚至可以说有些是“错误”的
……为什么会这样?
所以有几个“理论”和“技法”是必要的。
不过,事实上如果出现无法充分理解、领会的场合,会变得非常有“害”,这一点需要注意。
而我们熟悉的表演学中 也有相同的内容 取一资料来说明
师:我想有的考生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“表演才能”,老师出的题不是“渴急了”吗?为了让老师看到我“渴急了”,我就使劲往嘴里倒水,也不顾我是否喝不喝得上水。有时演完了还窃窃自喜,自以为演得不错。其实这时考生心里很紧张,一心想着要好好演,心想“这是关键时刻了” 。于是就使劲地表演“渴”,“渴”怎么演呢?于是学广告里或某个电视剧里的演法,把水都倒到脖子里去了。就这样演了还怕老师嫌他(她)“渴”得不够。
生:对啊,我们在表演的时候是非常注意老师的一举一动,他们的反应对我们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
师:是啊,全神贯注在老师身上,那怎么还会去注意水呢?于是水究竟倒在了脖子里或嘴里就无所谓了!这样表演能是正确的吗?这位考生真的相信自己渴急了吗?
生:他演的时候只想着让老师看到‘我渴急了’的表演,只想着“我要把‘渴’演出来、演好,让老师能看中我”。
师:对了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杂念”。爬山爬渴了,喝水的目的是为了“自已解渴”,怎么变成了“让老师看到我渴急了呢”?不同的目的,必然产生不同的演法。目的错了,怎么还会演得正确呢?
生:噢!我有点明白了,演戏要抓住当时我做这件事(喝水)的目的——“为了解渴”,认认真真地演,不要去想其他的。不能有讨好观众(老师)的杂念。
师:不错,杂念有多种多样,有时“我要认认真真地演”也会成为“杂念”。在日常生活中喝水解渴也会想到我现在应当“认认真真”地喝吗?“喝水解渴”是极为普通也很容易做到的一件事情,为什么这次非要“认认真真”呢?这不是因为有老师在那儿坐着,我要让他看到我演得不错,因为这是“入学考试”,非同一般,所以要“认认真真”。于是喝起水来使拙劲,动作也变了形,这岂非仍然是“杂念”作的怪?
生:啊呀!杂念无孔不入呀,那怎么办呢?怎么能去除杂念呢?要是在演戏的时候总想看“我一定要消灭杂念”,这不还是杂念吗?
师:对的!因此演员要集中注意力,全神贯注在应该注意的地方。要把生活中自己曾经历过,体验过的“热”、“累”、“渴”的感觉用想象使它活跃起来。烈日下爬山一定出了不少汗吧,脸热得红红的,汗都变成盐了,嘴里渴得黏乎乎地难受。此时演员想的是“驱热”、“休息”、“解渴”。赶快把衣服纽扣解开,或者把外衣脱下来,找凉快的地方躲一躲,然后寻找水喝。发现自己水壶里已空了,开始注意寻摸那儿有清泉、野果?这时同伴把他自己保留的一口水递过来,你应有什么感觉?应怎样反应?当你表示了谢意接过水壶喝上一口水后,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?要在平时,那水壶中的水可能有一股铝制容器的味道,并不好喝,可在此时你会感到甘美无比,沁透心肺。怎么也不可能把水倒进自己的脖子里去。在第一口水泯入口中之后,“干渴”略有缓解,全身感到舒适无比。于是你找一块石头坐下稍作喘息,准备再泯第二口水,(因为你自己的水壶空了,说明大家的水都不多了,应爱惜用水)好好地享受一下水的甜美感觉。
假如你全神贯注于“解开衣服”、“找水喝”、“选一块平坦的石头休息”、“好好品尝水的甘美”做好这些事情,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,因为你做的这一切都合乎生活的逻辑,观众也会相信你演得很逼真。
Ⅶの齐格降临之众望吾王- 帖子数 : 161
注册日期 : 12-06-05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